<p> 第462章 赴任<br />
众人进屋坐下,陈秀芸让丫头领着孩子们出去玩,方便大人们说话。<br />
曲绍扬先看向了父母,“爹,娘,我马上要去吉林赴任,你们也跟着我一起去吧。”<br />
曲绍扬这次回来,就是询问家里人,要不要跟他一起去吉林城的。<br />
按照他的想法,爹娘和妻儿,肯定要一起接走。<br />
“不,不,城里日子我们过不惯,就不去给你添乱了。<br />
我俩都商议好了,还是跟着老三一起过。<br />
这边是咱家的根,不能扔下不管了,爹娘留下来,帮你照看着。”曲老抠儿一听,连忙摆手。<br />
“对,对,我们和老三、老五,还有秀芸兰心他们都商议过了。<br />
临江这头,你就交给老三管着,抚松那边,让老五管着。<br />
这头是咱家的根,不管啥时候也不能撇下了。<br />
再说,我们也觉得这地方挺好,安稳,实在是不想折腾了。<br />
你呢,就领着媳妇孩子去吉林城,好好当你的官儿。”陈氏也连忙表示。<br />
曲绍扬一听,叹了口气,也没再劝。<br />
父母说的在理,临江这头,是曲家的根基,曲家那么多产业都在这边呢,确实不能撇下了。<br />
曲江办事稳重,有他掌管这边,绝对没问题。<br />
这几年,曲福也长进了不少,抚松那头留给他,都是自家兄弟,曲绍扬也能放心。<br />
“师父,师娘,那你们呢?你们不跟我去吉林城看看?”曲绍扬扭头问刘东山夫妻。<br />
“不了,不了,我们都这个岁数了,没那么大的野心,还是好好留在临江吧。<br />
就像你爹说的,这边是咱的根,我们好好经管着,比啥都强。”刘东山摇头。<br />
“倒是有件事儿,新源和婉瑜俩人,还得你费费心,给他们安排一下。”<br />
刘东山岁数不小了,早就没了雄心壮志,也不想再折腾。<br />
但是俩孩子的前程,不能耽误了,所以刘东山才提出来,想让曲绍扬帮忙,把新源和婉瑜安排好。<br />
刘新源和刘婉瑜这对龙凤胎,今年已经十六岁了。<br />
原本家里商议的,是二人十四岁就送去奉天中学堂读书,但是因为庚子国难耽误了下来,如今二人还在临江小学堂里念书。<br />
“这个容易,吉林城有白山书院、崇文书院,新源和婉瑜跟着我一起去吉林,我安排他们进书院读书就是了。”<br />
今年五月的时候,吉林士绅松毓等二十二人联名上书,要求将崇文书院改建为吉林大学堂,但是长顺并没有同意。<br />
曲绍扬接任吉林将军,这事儿肯定会提上议程,新源和婉瑜先过去读书,之后再作安排。<br />
“哎呀,那敢情好,有你们夫妻照应着,我们也能放心。”<br />
刘东山夫妻一听,十分高兴,忙不迭答应下来。<br />
“对了,绍扬,你有小志的消息么?<br />
按说这孩子春天就该毕业了吧?这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?”刘东山忽然想起小志来,忙问道。<br />
小志是光绪二十五年春天去倭国留学的,按理顶多今年夏天就能回来。<br />
由于打仗的缘故,家里也很久没接到小志的消息了,刘东山夫妻时时牵挂着,却又无处打听。<br />
所以曲绍扬这一回来,两口子忙向曲绍扬询问。<br />
“哦,小志前几个月回来的,直接留在北洋测绘学堂当教官了。<br />
之前这边一直在打仗,消息不通,后来我见到了张大人,麻烦他打听到的。<br />
我估计,过一阵子,小志就能写信回来了。”<br />
曲绍扬还真就知道小志的消息。<br />
春天那会儿,海外留学生共同声援东北时,小志还在倭国呢,他跟黄轸等一百多名进步学生组成了学生军,要开赴东北抗俄。<br />
后来曲绍扬率部跟沙俄打起来,小志那头也跟同学们一起回国了。<br />
只是他们刚一回国,就被朝廷稳住,各自安排了差事。<br />
所以,小志就没能回到东北给曲绍扬帮忙。<br />
如今战事平息,沙俄撤兵,估计小志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来了。<br />
“哦,回来了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<br />
刘东山夫妻倒是不太关注小志在哪里任职,他们只要知道孩子好好的就行了。<br />
曲绍扬回来,阖家团圆,肯定要好好庆贺一番。<br />
陈秀芸早就让厨房预备了酒席,正好中午了,大家伙儿一起吃了顿团圆饭。<br />
到下午,临江本地的乡绅富户,纷纷前来拜见。<br />
都是父老乡亲,相处了这么多年,曲绍扬总不好说不见,少不得又陪着众人聊了好一阵子。<br />
直到晚间,曲绍扬才有机会跟陈秀芸单独相处。<br />
“媳妇儿,这两年,属实让你受累了。<br />
我在外头打仗,家里家外这么重的担子,全都压在你的肩上,辛苦了。”<br />
曲绍扬最愧对的就是妻儿,他在外面说起事就起事,却连累的妻子成日担惊受怕、操心受累。<br />
如今回来了,肯定要好好安抚媳妇一番。<br />
“你我夫妻一体,还说那些做什么?<br />
我好歹是在家里,虽然累了点儿,总归安全。你在外领兵打仗,危险重重,更辛苦。”<br />
方才伺候曲绍扬沐浴的时候,陈秀芸亲眼瞧见了,曲绍扬的身上又多了好些伤疤。<br />
想也知道,阵前厮杀,哪能那么幸运一直不受伤?<br />
曲绍扬那性格又不是能稳坐后方的,估计每次打仗,他都身先士卒带着头往前冲。<br />
受伤那都是家常便饭,能捡一条命回来,真的是老天爷眷顾。<br />
“你现在已经是吉林将军了,一品大员、封疆大吏,往后可不能再那么拼。<br />
咱就好好的,安安稳稳的过日子,行么?”<br />
陈秀芸没别的要求,只希望自家男人平平安安,一家子团团圆圆,她就知足了。<br />
曲绍扬叹了口气,他倒是想安安稳稳的,可眼下这个世道,哪能如他所愿啊?<br />
“行,往后我不折腾了,就安安稳稳的当官儿,好好治理吉省。”<br />
曲绍扬不忍心妻子失望,只能答应道。<br />
“我这一趟回来时间挺紧,最晚后天就得走。<br />
你和兰心,抓紧时间收拾,顺道把家里的产业都安顿明白了。<br />
到时候,我安排人护送你们去吉林城。”<br />
曲绍扬这属于是绕路回家看一眼,吉林城那头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呢,不能在家里久留。<br />
曲绍扬去吉林赴任,妻儿肯定要跟着一起过去,家里用着顺手的人,也都得一起。<br />
再加上曲家这么多产业,哪里安排谁管着,往后改怎么发展,这些事情都得处理妥当了才行。<br />
曲绍扬没那个时间处理,可不就得交给陈秀芸和孟兰心了么?<br />
好在这二人也确实能干,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,不用曲绍扬费多大心思。<br />
“嗯,那你先走,我们收拾好了随后就到。<br />
对了,让玉环和春红两个,跟着你一起去吉林城吧。<br />
有她俩在你身边照顾着,我也放心点儿。”陈秀芸主动提起了林玉环和二月红。<br />
之前陈秀芸去吉林城的时候,跟林玉环相处就不错,而且她也看出来了,林玉环对曲绍扬有那个心思。<br />
所以陈秀芸让林玉环搬到了宅子,平日里照看着,实际就有替曲绍扬纳妾的意思。<br />
二月红来到临江城也快两年了,陈秀芸对这个泼辣干练、文武双全的姑娘,印象非常好。<br />
尤其是得知了二月红和曲绍扬的渊源后,更是明白,这位早晚也得进府。<br />
作为一个懂事、识大体的正室夫人,哪能等着男人开口?<br />
反正府里早晚都要进新人,莫不如她主动开口。<br />
曲绍扬听了这话,沉默了片刻,却并没有反对。<br />
咋说呢,他确实对二月红有些喜欢,这姑娘的脾气性格属实对他胃口。<br />
至于林玉环呢,说不上喜欢不喜欢,反正不讨厌。<br />
林玉环这些年忠心耿耿的替他办事,蹉跎了青春,反正府里也不是养不起她,纳了做妾也行。<br />
“多谢夫人大度,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什么了。这两位,我也是该给人家一个交代。”<br />
曲绍扬亲了亲陈秀芸的脸颊,轻叹道。<br />
夫妻二人分别两年好不容易团聚,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、办不完的事,一直折腾到半夜,这才昏昏睡去。<br />
第二天上午,曲绍扬又见了闻讯赶来的通化、抚松两地官员,然后又见了各处产业的管事,把这边的事情大致安排一下。<br />
九月二十四,曲绍扬率部离开临江城,前往吉林赴任。<br />
一同随行的,还有林玉环和杨春红二人。<br />
陈秀芸已经跟俩人说过允许二人进府的事情,两女自然是乐意的,就这么高高兴兴的跟着曲绍扬走了。<br />
一行人起早贪黑赶路,十月初到了吉林城。<br />
原本的吉林将军长顺,早就被调去了别处,将军府衙署早就收拾妥当。<br />
杨春红、林玉环二人领着丫头媳妇们,里里外外又重新收拾布置了一番,就这么住进了将军府。<br />
吉省下属各府、州、县的官员们,还有当地乡绅士族,早就等着了。<br />
曲绍扬一到,这些人立刻安排了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,给曲绍扬接风洗尘。<br />
光是贺礼,就足足堆了一间屋子。<br />
吃喝玩乐,那都是有钱人的专属,此时的吉省,因战事影响,民生凋敝,百姓生活困难。<br />
而且,由于长顺在任时,跟沙俄签订了不少合同,有的还是背着朝廷签约。<br />
现在长顺调走,留给曲绍扬一个很大的烂摊子。<br />
吉省财政困难,银价飞涨。<br />
曲绍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清查田赋、斟放闲荒,并且将昔年所占旗地,一律清丈升科。<br />
同时,在全省范围内发布告示,从即日起,每一两银子,定价三吊三百文,以后只准跌落,不准增长。<br />
通过各种手段,平抑银价,控制物价,使百姓生活逐步稳定。<br />
因遭受灾害,农业减产。<br />
曲绍扬上奏朝廷,申请缓征吉林三姓所属旗民光绪二十七年应征银谷租赋,免征吉林双城厅所属光绪二十七年银谷租赋。<br />
半个月后,陈秀芸、孟兰心带着孩子们,还有新源、婉瑜兄妹,在兴家、兴业等一众护院、伙计的护送下,来到了吉林城。<br />
之后,由陈秀芸做主,正式将杨春红、林玉环二人纳入府中。<br />
杨春红为三夫人,林玉环为四夫人,至此,曲绍扬一共四位妻妾。<br />
外头一些官员为了讨好曲绍扬,想要往将军府送美女,都被曲绍扬拒绝掉了。<br />
府中已有四位夫人,足矣,不需要再纳更多的妾室。<br />
兴家到了将军府之后,出任大管家,打理府中日常事务。<br />
兴业是大管事,主要负责外头的差事。<br />
至于江春福,留在临江那头,当了管家,协助曲江管理家中长工伙计等。<br />
原本在府里伺候的那些丫头媳妇们,大部分也都跟过来了。<br />
这些都是从一开始就在曲家的,对曲家忠心耿耿,比另外找的人强百倍。<br />
将军府可比临江那头的曲府大多了,府里的人也多,陈秀芸一个人管不过来,就给孟兰心等人都派了差事。<br />
姐妹几个相处融洽,齐心合力管着府里大小诸事,不用曲绍扬费什么心思,倒也挺好的。<br />
新源和婉瑜来吉林是求学的,加上振邦也不小了,该读中学。<br />
曲绍扬找到了书院的负责人,想要几个入学名额。<br />
新源和振邦倒是没啥问题,功课什么都跟得上,可是婉瑜不行,书院从来就没招收过女学生。<br />
书院的院长担心婉瑜进了学校,会引起诸多麻烦。<br />
曲绍扬也不好为难人家,索性先安排了新源和振邦进书院念书,婉瑜暂时安排到吉林施医院去,跟着医生学习专业知识。<br />
婉瑜从小就跟着陈秀芸学医,这几年也随着陈秀芸学了不少西医知识,所以到施医院学习很快就适应了。<br />
曲绍扬的意思,暂时先这样,回头他再想办法。<br />
不行的话,自掏腰包,在吉省办一所女子医学专科学校,专门培养女医生、护士。<br />
将来再建个女子医院,正好陈秀芸也能有地方一展所长了。<br />
振邦大一些,能够读中学,振业、振武、振杰、佳玲几个岁数小,就全都安排到小学堂去。<br />
家里专门安排了四个长随,每天负责护送孩子们读书。<br />
以曲绍扬现在的身家地位,请什么样的先生都能请得到,但曲绍扬觉得,孩子们还是应该去学堂念书,要学着跟人打交道。<br />
学堂也是个小型社会,多历练历练,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好处。<br />
(本章完)</p>
众人进屋坐下,陈秀芸让丫头领着孩子们出去玩,方便大人们说话。<br />
曲绍扬先看向了父母,“爹,娘,我马上要去吉林赴任,你们也跟着我一起去吧。”<br />
曲绍扬这次回来,就是询问家里人,要不要跟他一起去吉林城的。<br />
按照他的想法,爹娘和妻儿,肯定要一起接走。<br />
“不,不,城里日子我们过不惯,就不去给你添乱了。<br />
我俩都商议好了,还是跟着老三一起过。<br />
这边是咱家的根,不能扔下不管了,爹娘留下来,帮你照看着。”曲老抠儿一听,连忙摆手。<br />
“对,对,我们和老三、老五,还有秀芸兰心他们都商议过了。<br />
临江这头,你就交给老三管着,抚松那边,让老五管着。<br />
这头是咱家的根,不管啥时候也不能撇下了。<br />
再说,我们也觉得这地方挺好,安稳,实在是不想折腾了。<br />
你呢,就领着媳妇孩子去吉林城,好好当你的官儿。”陈氏也连忙表示。<br />
曲绍扬一听,叹了口气,也没再劝。<br />
父母说的在理,临江这头,是曲家的根基,曲家那么多产业都在这边呢,确实不能撇下了。<br />
曲江办事稳重,有他掌管这边,绝对没问题。<br />
这几年,曲福也长进了不少,抚松那头留给他,都是自家兄弟,曲绍扬也能放心。<br />
“师父,师娘,那你们呢?你们不跟我去吉林城看看?”曲绍扬扭头问刘东山夫妻。<br />
“不了,不了,我们都这个岁数了,没那么大的野心,还是好好留在临江吧。<br />
就像你爹说的,这边是咱的根,我们好好经管着,比啥都强。”刘东山摇头。<br />
“倒是有件事儿,新源和婉瑜俩人,还得你费费心,给他们安排一下。”<br />
刘东山岁数不小了,早就没了雄心壮志,也不想再折腾。<br />
但是俩孩子的前程,不能耽误了,所以刘东山才提出来,想让曲绍扬帮忙,把新源和婉瑜安排好。<br />
刘新源和刘婉瑜这对龙凤胎,今年已经十六岁了。<br />
原本家里商议的,是二人十四岁就送去奉天中学堂读书,但是因为庚子国难耽误了下来,如今二人还在临江小学堂里念书。<br />
“这个容易,吉林城有白山书院、崇文书院,新源和婉瑜跟着我一起去吉林,我安排他们进书院读书就是了。”<br />
今年五月的时候,吉林士绅松毓等二十二人联名上书,要求将崇文书院改建为吉林大学堂,但是长顺并没有同意。<br />
曲绍扬接任吉林将军,这事儿肯定会提上议程,新源和婉瑜先过去读书,之后再作安排。<br />
“哎呀,那敢情好,有你们夫妻照应着,我们也能放心。”<br />
刘东山夫妻一听,十分高兴,忙不迭答应下来。<br />
“对了,绍扬,你有小志的消息么?<br />
按说这孩子春天就该毕业了吧?这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?”刘东山忽然想起小志来,忙问道。<br />
小志是光绪二十五年春天去倭国留学的,按理顶多今年夏天就能回来。<br />
由于打仗的缘故,家里也很久没接到小志的消息了,刘东山夫妻时时牵挂着,却又无处打听。<br />
所以曲绍扬这一回来,两口子忙向曲绍扬询问。<br />
“哦,小志前几个月回来的,直接留在北洋测绘学堂当教官了。<br />
之前这边一直在打仗,消息不通,后来我见到了张大人,麻烦他打听到的。<br />
我估计,过一阵子,小志就能写信回来了。”<br />
曲绍扬还真就知道小志的消息。<br />
春天那会儿,海外留学生共同声援东北时,小志还在倭国呢,他跟黄轸等一百多名进步学生组成了学生军,要开赴东北抗俄。<br />
后来曲绍扬率部跟沙俄打起来,小志那头也跟同学们一起回国了。<br />
只是他们刚一回国,就被朝廷稳住,各自安排了差事。<br />
所以,小志就没能回到东北给曲绍扬帮忙。<br />
如今战事平息,沙俄撤兵,估计小志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来了。<br />
“哦,回来了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<br />
刘东山夫妻倒是不太关注小志在哪里任职,他们只要知道孩子好好的就行了。<br />
曲绍扬回来,阖家团圆,肯定要好好庆贺一番。<br />
陈秀芸早就让厨房预备了酒席,正好中午了,大家伙儿一起吃了顿团圆饭。<br />
到下午,临江本地的乡绅富户,纷纷前来拜见。<br />
都是父老乡亲,相处了这么多年,曲绍扬总不好说不见,少不得又陪着众人聊了好一阵子。<br />
直到晚间,曲绍扬才有机会跟陈秀芸单独相处。<br />
“媳妇儿,这两年,属实让你受累了。<br />
我在外头打仗,家里家外这么重的担子,全都压在你的肩上,辛苦了。”<br />
曲绍扬最愧对的就是妻儿,他在外面说起事就起事,却连累的妻子成日担惊受怕、操心受累。<br />
如今回来了,肯定要好好安抚媳妇一番。<br />
“你我夫妻一体,还说那些做什么?<br />
我好歹是在家里,虽然累了点儿,总归安全。你在外领兵打仗,危险重重,更辛苦。”<br />
方才伺候曲绍扬沐浴的时候,陈秀芸亲眼瞧见了,曲绍扬的身上又多了好些伤疤。<br />
想也知道,阵前厮杀,哪能那么幸运一直不受伤?<br />
曲绍扬那性格又不是能稳坐后方的,估计每次打仗,他都身先士卒带着头往前冲。<br />
受伤那都是家常便饭,能捡一条命回来,真的是老天爷眷顾。<br />
“你现在已经是吉林将军了,一品大员、封疆大吏,往后可不能再那么拼。<br />
咱就好好的,安安稳稳的过日子,行么?”<br />
陈秀芸没别的要求,只希望自家男人平平安安,一家子团团圆圆,她就知足了。<br />
曲绍扬叹了口气,他倒是想安安稳稳的,可眼下这个世道,哪能如他所愿啊?<br />
“行,往后我不折腾了,就安安稳稳的当官儿,好好治理吉省。”<br />
曲绍扬不忍心妻子失望,只能答应道。<br />
“我这一趟回来时间挺紧,最晚后天就得走。<br />
你和兰心,抓紧时间收拾,顺道把家里的产业都安顿明白了。<br />
到时候,我安排人护送你们去吉林城。”<br />
曲绍扬这属于是绕路回家看一眼,吉林城那头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呢,不能在家里久留。<br />
曲绍扬去吉林赴任,妻儿肯定要跟着一起过去,家里用着顺手的人,也都得一起。<br />
再加上曲家这么多产业,哪里安排谁管着,往后改怎么发展,这些事情都得处理妥当了才行。<br />
曲绍扬没那个时间处理,可不就得交给陈秀芸和孟兰心了么?<br />
好在这二人也确实能干,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,不用曲绍扬费多大心思。<br />
“嗯,那你先走,我们收拾好了随后就到。<br />
对了,让玉环和春红两个,跟着你一起去吉林城吧。<br />
有她俩在你身边照顾着,我也放心点儿。”陈秀芸主动提起了林玉环和二月红。<br />
之前陈秀芸去吉林城的时候,跟林玉环相处就不错,而且她也看出来了,林玉环对曲绍扬有那个心思。<br />
所以陈秀芸让林玉环搬到了宅子,平日里照看着,实际就有替曲绍扬纳妾的意思。<br />
二月红来到临江城也快两年了,陈秀芸对这个泼辣干练、文武双全的姑娘,印象非常好。<br />
尤其是得知了二月红和曲绍扬的渊源后,更是明白,这位早晚也得进府。<br />
作为一个懂事、识大体的正室夫人,哪能等着男人开口?<br />
反正府里早晚都要进新人,莫不如她主动开口。<br />
曲绍扬听了这话,沉默了片刻,却并没有反对。<br />
咋说呢,他确实对二月红有些喜欢,这姑娘的脾气性格属实对他胃口。<br />
至于林玉环呢,说不上喜欢不喜欢,反正不讨厌。<br />
林玉环这些年忠心耿耿的替他办事,蹉跎了青春,反正府里也不是养不起她,纳了做妾也行。<br />
“多谢夫人大度,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什么了。这两位,我也是该给人家一个交代。”<br />
曲绍扬亲了亲陈秀芸的脸颊,轻叹道。<br />
夫妻二人分别两年好不容易团聚,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、办不完的事,一直折腾到半夜,这才昏昏睡去。<br />
第二天上午,曲绍扬又见了闻讯赶来的通化、抚松两地官员,然后又见了各处产业的管事,把这边的事情大致安排一下。<br />
九月二十四,曲绍扬率部离开临江城,前往吉林赴任。<br />
一同随行的,还有林玉环和杨春红二人。<br />
陈秀芸已经跟俩人说过允许二人进府的事情,两女自然是乐意的,就这么高高兴兴的跟着曲绍扬走了。<br />
一行人起早贪黑赶路,十月初到了吉林城。<br />
原本的吉林将军长顺,早就被调去了别处,将军府衙署早就收拾妥当。<br />
杨春红、林玉环二人领着丫头媳妇们,里里外外又重新收拾布置了一番,就这么住进了将军府。<br />
吉省下属各府、州、县的官员们,还有当地乡绅士族,早就等着了。<br />
曲绍扬一到,这些人立刻安排了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,给曲绍扬接风洗尘。<br />
光是贺礼,就足足堆了一间屋子。<br />
吃喝玩乐,那都是有钱人的专属,此时的吉省,因战事影响,民生凋敝,百姓生活困难。<br />
而且,由于长顺在任时,跟沙俄签订了不少合同,有的还是背着朝廷签约。<br />
现在长顺调走,留给曲绍扬一个很大的烂摊子。<br />
吉省财政困难,银价飞涨。<br />
曲绍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清查田赋、斟放闲荒,并且将昔年所占旗地,一律清丈升科。<br />
同时,在全省范围内发布告示,从即日起,每一两银子,定价三吊三百文,以后只准跌落,不准增长。<br />
通过各种手段,平抑银价,控制物价,使百姓生活逐步稳定。<br />
因遭受灾害,农业减产。<br />
曲绍扬上奏朝廷,申请缓征吉林三姓所属旗民光绪二十七年应征银谷租赋,免征吉林双城厅所属光绪二十七年银谷租赋。<br />
半个月后,陈秀芸、孟兰心带着孩子们,还有新源、婉瑜兄妹,在兴家、兴业等一众护院、伙计的护送下,来到了吉林城。<br />
之后,由陈秀芸做主,正式将杨春红、林玉环二人纳入府中。<br />
杨春红为三夫人,林玉环为四夫人,至此,曲绍扬一共四位妻妾。<br />
外头一些官员为了讨好曲绍扬,想要往将军府送美女,都被曲绍扬拒绝掉了。<br />
府中已有四位夫人,足矣,不需要再纳更多的妾室。<br />
兴家到了将军府之后,出任大管家,打理府中日常事务。<br />
兴业是大管事,主要负责外头的差事。<br />
至于江春福,留在临江那头,当了管家,协助曲江管理家中长工伙计等。<br />
原本在府里伺候的那些丫头媳妇们,大部分也都跟过来了。<br />
这些都是从一开始就在曲家的,对曲家忠心耿耿,比另外找的人强百倍。<br />
将军府可比临江那头的曲府大多了,府里的人也多,陈秀芸一个人管不过来,就给孟兰心等人都派了差事。<br />
姐妹几个相处融洽,齐心合力管着府里大小诸事,不用曲绍扬费什么心思,倒也挺好的。<br />
新源和婉瑜来吉林是求学的,加上振邦也不小了,该读中学。<br />
曲绍扬找到了书院的负责人,想要几个入学名额。<br />
新源和振邦倒是没啥问题,功课什么都跟得上,可是婉瑜不行,书院从来就没招收过女学生。<br />
书院的院长担心婉瑜进了学校,会引起诸多麻烦。<br />
曲绍扬也不好为难人家,索性先安排了新源和振邦进书院念书,婉瑜暂时安排到吉林施医院去,跟着医生学习专业知识。<br />
婉瑜从小就跟着陈秀芸学医,这几年也随着陈秀芸学了不少西医知识,所以到施医院学习很快就适应了。<br />
曲绍扬的意思,暂时先这样,回头他再想办法。<br />
不行的话,自掏腰包,在吉省办一所女子医学专科学校,专门培养女医生、护士。<br />
将来再建个女子医院,正好陈秀芸也能有地方一展所长了。<br />
振邦大一些,能够读中学,振业、振武、振杰、佳玲几个岁数小,就全都安排到小学堂去。<br />
家里专门安排了四个长随,每天负责护送孩子们读书。<br />
以曲绍扬现在的身家地位,请什么样的先生都能请得到,但曲绍扬觉得,孩子们还是应该去学堂念书,要学着跟人打交道。<br />
学堂也是个小型社会,多历练历练,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好处。<br />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