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真是一群儒雅随和的读者们啊!
<p> 第20章 真是一群儒雅随和的读者们啊!<br />
“你才是恶魔,我简直是天使!”<br />
顾北望着跃跃欲试的乔尔,忍不住吐槽道。<br />
好家伙,放在下午六点,这是真的要耍猴了!<br />
不过按照顾北对北美人的了解,恐怕真有人愿意从早上排队等到下午六点钟,总有那些闲得蛋疼的人!<br />
“你在这里签售,我去联系一下营销部。”<br />
乔尔掏出手机,就向外面走去。<br />
有这么一个完美的营销方案,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让营销部的同事,去更改制作好的易拉宝(树立式宣传海报)了。<br />
没一会儿,签售会开始。<br />
顾北看了一下,<br />
这一次终于不全是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女了,<br />
其中夹杂了许多需要用其他人称代词来称呼的人。<br />
尽管一水青春靓丽的少女很养眼,可是青春美少女的零钱是有限的。<br />
不过即便是购买人群结构有所改变,但占据大部分的依旧是年轻人,毕竟这是一本青少年的虚构小说,面对的人群还是青少年。<br />
一个接着一个的签名,从顾北的手中签出去。<br />
他感觉自己化身为一台签名机器。<br />
但没有办法,签售会就是促进销量的最好手段。<br />
别看签名的书跟普通书给作家的稿酬是一样的,但一本签名过的书,往往能够比没签名的书带来更多的销量。<br />
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,签名的书籍是有炫耀价值的。<br />
分享的欲望,将会膨胀十倍,乃至更多!<br />
“你好,谢谢你的支持,需要我为你写些什么吗?”<br />
顾北抬头看了一眼,发现来人是一个背着挎包的青年男子,也没有在意低头提笔,准备继续之前机械的签名动作。<br />
“我是《今日北美报》的一名记者,我想请问一下,你对于今天《今日北美报》上对你新书的批评,是否有想要回应的?”<br />
顾北停下笔,抬头仔细打量了这名记者一番。<br />
从对方那跃跃欲试的目光中,可以看到挑衅的味道。<br />
找茬的来了!<br />
《今日北美报》是现在北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,虽然后来被《华尔街日报》给超越了,但现阶段他们的影响力还在。<br />
这种发行量的报纸,上面的书评人对最近发行的新书进行点评,无论是批评还是夸奖,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<br />
但带着批评来寻求回应,这件事情就不太正常了。<br />
“我还没有看过,是你写的文章吗?”<br />
顾北放下笔,身体自然地往后靠。<br />
“不是!”<br />
记者表情有些郁闷,顾北的话小小地扎了一下他的心。<br />
顿了顿后,他从挎包里掏出来一份《今日北美报》:“是书评人赫尔曼写的,我带了一份报纸过来,需要我为你读一下吗?”<br />
果然是来搞事的!<br />
顾北脸色不变:“请便!”<br />
“书评人赫尔曼如是说道:<br />
生存与死亡的命题是如此的严肃,这名二十岁的年轻作家在自己都无法深思熟虑的年纪里,通过引用一些生死的陈词滥调,来博取年轻读者的关注。<br />
这种类型的书籍是令人反感的,且完全不适合年轻读者去阅读的。”<br />
记者简短地读了最后的总结部分,然后看向顾北,目光中搞事的神色愈发明显。<br />
这时,乔尔已经回到顾北的身边。<br />
他神色有些难看,低头附到顾北的耳边:“这个赫尔曼是米奇·阿尔博姆的朋友,他对《一日重生》就给出了满分四颗星的评价,同时也是企鹅出版社的签约作家。<br />
如果你不想要回答的话,我可以让人把他请出去。”<br />
“不需要。”<br />
顾北摇了摇头。<br />
二十岁的年纪,是他的优势,也是他的劣势。<br />
年轻读者会认为他更加容易亲近,同时自然也会有人觉得他这个年纪懂什么啊!<br />
顾北做事情习惯走一步看三步,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批评的声音出现,也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。<br />
“如果你不想要回应的话,我也可以现在自己走出去。”记者以退为进地说道。<br />
“我的编辑是这么建议我的,但我想来回应一下。当然,绝对不是因为我想要休息一下。”<br />
人群中发出了一些轻微的笑声。<br />
乔尔见到这一幕,默默地掏出早就准备好,用来录制絮的dv机(数码摄像机)。<br />
“虽然《星运里的错》是一本虚构小说,但我曾经在儿童医院做过义工。<br />
在这本书里的角色,无论是主角,还是配角,大部分都是有他们的原型在的。<br />
然而距离我做义工仅仅过去一年时间,其中大部分的原型现在都已经不在人世了!”<br />
人群中出现了一些惊呼声。<br />
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是有很大差别的,哪怕是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单,都会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分开。<br />
同时对于读者来说,一个改编自现实的故事,往往能够带来更加强烈的代入感。<br />
顾北回想着曾经的记忆。<br />
在他毕业之后,曾经也回过那家儿童医院。<br />
这些都是他的真实经历,也有一部分被写入这个版本的书中。<br />
“我接触那些癌症青少年的时候,第一次感觉到他们是真实存在。<br />
而不是那些和电影明星们合照,被完成心愿,用来展现电影明星们爱心的概念。<br />
我希望你们也能够,跟我一样感受到他们的存在!<br />
另外,我感觉到这篇文章对于青少年的态度,是居高临下的。<br />
说实话,我已经厌倦人们总是在告诉青少年,你们还不够聪明,你们还不够深思熟虑,你们还不能够批判性地阅读。<br />
我们和你们一样生活在现实中,当疾病、抑郁、死亡这些问题降临的时候,它可不会考虑我们的年纪!”<br />
顾北的最后几段话,完全站在青少年的角度,展开了反击。<br />
正好,顾北二十岁的年纪也能够算是青少年,而现场来参加签售会的,占比最大的也是青少年。<br />
话音刚落,掌声雷动!<br />
“f*ck off!(滚出去)”<br />
“我们可以读我们想读的一切!”<br />
“*************!”<br />
真是一群儒雅随和的读者们啊!<br />
记者年纪看起来也不大,这种被上百人围着骂的场景,也是被吓得脸色苍白。<br />
他抓住桌子上的书籍,就想要离开。<br />
“说吧,需要我为你写些什么吗?”<br />
顾北一把按住,提起笔,笑着问道。<br />
很显然,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来,他其实什么寄语都不想要!<br />
但我就想给!<br />
(本章完)</p>
“你才是恶魔,我简直是天使!”<br />
顾北望着跃跃欲试的乔尔,忍不住吐槽道。<br />
好家伙,放在下午六点,这是真的要耍猴了!<br />
不过按照顾北对北美人的了解,恐怕真有人愿意从早上排队等到下午六点钟,总有那些闲得蛋疼的人!<br />
“你在这里签售,我去联系一下营销部。”<br />
乔尔掏出手机,就向外面走去。<br />
有这么一个完美的营销方案,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让营销部的同事,去更改制作好的易拉宝(树立式宣传海报)了。<br />
没一会儿,签售会开始。<br />
顾北看了一下,<br />
这一次终于不全是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女了,<br />
其中夹杂了许多需要用其他人称代词来称呼的人。<br />
尽管一水青春靓丽的少女很养眼,可是青春美少女的零钱是有限的。<br />
不过即便是购买人群结构有所改变,但占据大部分的依旧是年轻人,毕竟这是一本青少年的虚构小说,面对的人群还是青少年。<br />
一个接着一个的签名,从顾北的手中签出去。<br />
他感觉自己化身为一台签名机器。<br />
但没有办法,签售会就是促进销量的最好手段。<br />
别看签名的书跟普通书给作家的稿酬是一样的,但一本签名过的书,往往能够比没签名的书带来更多的销量。<br />
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,签名的书籍是有炫耀价值的。<br />
分享的欲望,将会膨胀十倍,乃至更多!<br />
“你好,谢谢你的支持,需要我为你写些什么吗?”<br />
顾北抬头看了一眼,发现来人是一个背着挎包的青年男子,也没有在意低头提笔,准备继续之前机械的签名动作。<br />
“我是《今日北美报》的一名记者,我想请问一下,你对于今天《今日北美报》上对你新书的批评,是否有想要回应的?”<br />
顾北停下笔,抬头仔细打量了这名记者一番。<br />
从对方那跃跃欲试的目光中,可以看到挑衅的味道。<br />
找茬的来了!<br />
《今日北美报》是现在北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,虽然后来被《华尔街日报》给超越了,但现阶段他们的影响力还在。<br />
这种发行量的报纸,上面的书评人对最近发行的新书进行点评,无论是批评还是夸奖,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<br />
但带着批评来寻求回应,这件事情就不太正常了。<br />
“我还没有看过,是你写的文章吗?”<br />
顾北放下笔,身体自然地往后靠。<br />
“不是!”<br />
记者表情有些郁闷,顾北的话小小地扎了一下他的心。<br />
顿了顿后,他从挎包里掏出来一份《今日北美报》:“是书评人赫尔曼写的,我带了一份报纸过来,需要我为你读一下吗?”<br />
果然是来搞事的!<br />
顾北脸色不变:“请便!”<br />
“书评人赫尔曼如是说道:<br />
生存与死亡的命题是如此的严肃,这名二十岁的年轻作家在自己都无法深思熟虑的年纪里,通过引用一些生死的陈词滥调,来博取年轻读者的关注。<br />
这种类型的书籍是令人反感的,且完全不适合年轻读者去阅读的。”<br />
记者简短地读了最后的总结部分,然后看向顾北,目光中搞事的神色愈发明显。<br />
这时,乔尔已经回到顾北的身边。<br />
他神色有些难看,低头附到顾北的耳边:“这个赫尔曼是米奇·阿尔博姆的朋友,他对《一日重生》就给出了满分四颗星的评价,同时也是企鹅出版社的签约作家。<br />
如果你不想要回答的话,我可以让人把他请出去。”<br />
“不需要。”<br />
顾北摇了摇头。<br />
二十岁的年纪,是他的优势,也是他的劣势。<br />
年轻读者会认为他更加容易亲近,同时自然也会有人觉得他这个年纪懂什么啊!<br />
顾北做事情习惯走一步看三步,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批评的声音出现,也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。<br />
“如果你不想要回应的话,我也可以现在自己走出去。”记者以退为进地说道。<br />
“我的编辑是这么建议我的,但我想来回应一下。当然,绝对不是因为我想要休息一下。”<br />
人群中发出了一些轻微的笑声。<br />
乔尔见到这一幕,默默地掏出早就准备好,用来录制絮的dv机(数码摄像机)。<br />
“虽然《星运里的错》是一本虚构小说,但我曾经在儿童医院做过义工。<br />
在这本书里的角色,无论是主角,还是配角,大部分都是有他们的原型在的。<br />
然而距离我做义工仅仅过去一年时间,其中大部分的原型现在都已经不在人世了!”<br />
人群中出现了一些惊呼声。<br />
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是有很大差别的,哪怕是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单,都会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分开。<br />
同时对于读者来说,一个改编自现实的故事,往往能够带来更加强烈的代入感。<br />
顾北回想着曾经的记忆。<br />
在他毕业之后,曾经也回过那家儿童医院。<br />
这些都是他的真实经历,也有一部分被写入这个版本的书中。<br />
“我接触那些癌症青少年的时候,第一次感觉到他们是真实存在。<br />
而不是那些和电影明星们合照,被完成心愿,用来展现电影明星们爱心的概念。<br />
我希望你们也能够,跟我一样感受到他们的存在!<br />
另外,我感觉到这篇文章对于青少年的态度,是居高临下的。<br />
说实话,我已经厌倦人们总是在告诉青少年,你们还不够聪明,你们还不够深思熟虑,你们还不能够批判性地阅读。<br />
我们和你们一样生活在现实中,当疾病、抑郁、死亡这些问题降临的时候,它可不会考虑我们的年纪!”<br />
顾北的最后几段话,完全站在青少年的角度,展开了反击。<br />
正好,顾北二十岁的年纪也能够算是青少年,而现场来参加签售会的,占比最大的也是青少年。<br />
话音刚落,掌声雷动!<br />
“f*ck off!(滚出去)”<br />
“我们可以读我们想读的一切!”<br />
“*************!”<br />
真是一群儒雅随和的读者们啊!<br />
记者年纪看起来也不大,这种被上百人围着骂的场景,也是被吓得脸色苍白。<br />
他抓住桌子上的书籍,就想要离开。<br />
“说吧,需要我为你写些什么吗?”<br />
顾北一把按住,提起笔,笑着问道。<br />
很显然,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来,他其实什么寄语都不想要!<br />
但我就想给!<br />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