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yunmengshuyuan.cc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('\n\t时间来到十二点半。<br /><br />墓道和墓室连接处的左上方,被我开辟出一个一米见方的空间,随即我扶着头灯,朝墓道外壁和顶部的缝隙看去。<br /><br />果然,墓道顶部的石板只有不到十五公分厚,而且和外壁石板之间已经不是严丝合缝,二者夹角明显要大于九十度。<br /><br />最关键的是,没有任何铁锈铜渣!<br /><br />这就说明,这座石室墓的石板,最多是用榫卯工艺拼接的。<br /><br />“牛逼!”我顿时兴奋的一跺脚。<br /><br />此时南瓜蹲在坑底刚安置好千斤顶,灰头土脸的抬起头就问:“啥牛逼啊?”<br /><br />我拍着胸脯,老气横秋的说:“当然是你川哥我牛逼!”<br /><br />“我擦……”南瓜一脸膈应道:“大哥你装叉也挑挑时候行么?搞不搞啊?”<br /><br />“搞!”<br /><br />我一点头,振声说道:“我压千斤顶,你拿撬棍担在灌顶上借力,一会听我口令,我说撬你就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!”<br /><br />“好嘞!”<br /><br />实际上,不足十五公分的厚度,已经可以直接上大锤了,连续凿个十分钟估计就能干开。<br /><br />不过这么做却存在一点隐患,就是容易把周围的夯土震塌方,胆大的野路子往往会这么干,我胆子比较小,还是选择谨慎一些的办法,反正时间上大差不差。<br /><br />而之所以要让南瓜用撬棍,并非指望他能把墓道顶部掀开。<br /><br />这里的石板虽然没有灌顶那么厚实,但块头却着实不小,保守估计,也得有个七八百斤重。<br /><br />撬棍真正的作用,是为了在我操作千斤顶时尽量泄力,防止两块石板之间越挤越瓷实。<br /><br />如果我估计的不差,石板拼接处的榫卯卡槽就算没有完全偏移,也应该接近极限了。<br /><br />我能有这种想法,灵感来源于南瓜那滩汗。<br /><br />刚刚汗水在石板上流成了一条线,这就代表石板是倾斜的,因此我在打到墓道顶的位置后,又用水瓶验证了一次,发现墓道倾斜的更严重。<br /><br />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选择在左侧突破,因为我推测,墓室连同墓道在内,整体都已经往右倾斜变形了,换句话说,这时候如果把墓道切开,从正面看就已经不再是方正的矩形,而是一个右向倾斜的菱形。<br /><br />那么问题又来了,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?<br /><br />当时我猜测,应该是地转偏向力的影响。<br /><br />地转偏向力都学过吧?南左北右赤道无,这是初中的地理知识。<br /><br />不过这也只是猜测,没有科学证实过,但随着后来我在很多砖砌或石砌的墓室中,都发现了右向倾斜变形的情况后,我认为,我这猜测应该是对的。<br /><br />地转偏向力虽然微小,但在成百上千年持续不断的作用下,就如同水滴石穿,一样可以产生明显的影响。<br /><br />要验证这个猜想其实不难,就是让我带上探针,去南半球搞个点子看看。<br /><br />只不过不知道,南半球那边,有没有两千年以前的古墓……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('\n\t<br /><br />……<br /><br />“嘎吱…嘎吱…嘎吱…”<br /><br />幽静的盗洞中,千斤顶在我的猛压下响个不停。<br /><br />而我的眼睛,则紧紧地盯着石板连接处,打算随时号令南瓜开撬。<br /><br />但没想到,没等他上撬棍,一条漆黑的缝隙,便缓缓出现在了我俩的视线里!<br /><br />“卧槽!”<br /><br />“卧槽川哥!牛逼!有缝了!”<br /><br />我闷住气没说话,双臂奋力操作,一时间甚至压出了重影。<br /><br />直至两分钟后,漆黑的缝隙扩大到将近五公分,顶托位置便逐渐传出挠人的摩擦声,我心知这是快顶不动了,便直接招呼南瓜上大锤。<br /><br />此时石板已经脱离咬合,用大锤砸也不会产生太强的震动。<br /><br />砰!砰!砰!砰!<br /><br />等到南瓜不要命似的砸到第四锤,就见石板猛地一歪,直朝墓道内部倒去,哐啷一声撞击到另一侧的墓室墙壁上!<br /><br />“开了!”<br /><br />南瓜一脸激动,抬腿就要往里迈。<br /><br />我一把揪住他的脖领子说:“别着急,通通风等会再进。”<br /><br />“哦对对对,得先通风,忘了这茬了……”南瓜赶忙把腿缩了回来。<br /><br />通风的过程中,我扶着头灯朝里头望去,就见墓道高度将近两米,宽度大概在一米五左右。<br /><br />墓道与墓室中间,是一组双扇石质墓门,表面打磨的很光滑,并用阴刻线条绘制了简单的几何图案。<br /><br />这就不算太正常,因为汉初贵族石室墓的墓道宽度,一般都在两米以上,否则硕大的木椁是运不进去的,估计是草原地区条件有限,只能搞的窄一点了。<br /><br />而由于墓室整体发生了变形,两扇墓门也难免受到影响,已经错开了一道两指宽的缝隙,仿佛是在欢迎着我俩的到来一样。<br /><br />十多分钟后,南瓜我俩带齐背包撬棍和大锤,先后钻进墓道。<br /><br />接下来还是砸。<br /><br />因为墓门错位了,虽然没有封门机关,却依然推不动,于是乎便又是一番暴力破拆。<br /><br />直至凌晨一点,两束头灯光终于照进了主墓室。<br /><br />“卧槽!”<br /><br />视线清晰的瞬间,我整个人都是一僵,青铜器!<br /><br />而且很多!<br /><br />有铜鼎、铜簋、铜壶、铜卮、铜钫、铜爵……居然不下二三十件,在墓室正前方堆成了一堆!<br /><br />其中最显眼的是六只铜鼎和三只铜簋,大小不一,最大的和小电饭煲差不多,最小的比那种老式搪瓷茶缸小一点,品相都很不错,一眼望过去还没见有损坏的。<br /><br />不过显眼只是因为它们个头大,并不一定是最贵的。<br /><br />就拿边上的两件青铜卮来说,这玩意是一种酒器,原本没什么特别的,但在汉代,酒卮多是玉器或漆器,青铜质地的酒卮出土量非常少,少到短时间内我都拿不准它们的价格,因为就没有能参考的先例。<br /><br />“牛逼啊川哥!咱又发了!”南瓜眼睛瞪得老大,搂住我激动地一个劲的蹦跶。<br /><br />我也高兴,但更多的是意外。<br /><br />这特么又不是西安,怎么会出现这么肥的汉墓?关键就算在西安也不太对啊,因为汉初推行节俭政策,尤其铜这东西,当时可是重要资源。<br /><br />之前就说过,因为铜资源匮乏,西汉初期放开了民间铸币,并因此形成了一波盗墓小高潮。<br /><br />所以除非是诸侯王或丞相一级别的大坑,否则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青铜器。<br /><br />然而这个级别的大坑,又怎么会出现在匈奴的地界?<br /><br />怀着满脑袋疑问,我不自觉望向中间高大的石椁,心说这个东家,究竟会是什么人呢? <br /><br />请收藏:https://m.qibaxs10.cc \n', '\n')
网游竞技相关阅读More+

一生孤苦战鬼神,你管这叫天命之子?

佚名

末世直播召唤黑粉后,惊动了国家

佚名

怪猎:这条火龙有特性

忘记恰饭

扮演关公当晚,黄鼠狼找上了我

佚名

我的末日列车

中世纪的兔子

星际兽世:凶猛兽夫心思有点野

芯语呀
合作伙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