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实验报告出炉
<p> 第39章 实验报告出炉<br />
刚回到寝室,徐凌的手机又传来“嗡嗡”的短信提示音。<br />
是季芸的私信。<br />
实验报告竟然已经写得差不多了,只差一些实验原理方面的理论推导。<br />
季芸表示希望徐凌能够完成。<br />
徐凌欣然同意,心中还忍不住赞叹:这就是效率啊!<br />
紧接着,徐凌点开了附带的文件。<br />
【水滴透镜的放大倍率和分辨率的测量实验报告<br />
实验原理:水滴在空气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呈椭圆体或接近球形,类似凸透镜……<br />
实验器材:数码显微镜,小型真空玻璃罩……<br />
实验步骤:放大倍率测量……分辨率测量……<br />
数据分析……<br />
不确定度说明:……】<br />
整个报告季芸的完成度很高,每个板块都写得很细致的同时逻辑也非常清晰。<br />
留给徐凌需要填补的地方其实并不多。<br />
稍微翻看了一下资料,徐凌立马着手补充起来。<br />
水滴透镜的放大原理和放大倍率测量的原理都很简单。比较复杂的是分辨率测量的理论依据。<br />
季芸在报告里指出:实验中对分辨率的测量依据的是瑞利判据。<br />
即:通过同一个光学系统成像时,当一个点光源所成的像(艾里斑)的中心刚好落在另一个点光源所成的像(艾里斑)的第一级暗环上时,此时光学系统刚好能够分辨出这两个点光源。<br />
艾里斑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而产生的物理现象。<br />
然而,道理摆在这里了,但季芸没有对它进行证明。<br />
徐凌认为有些不妥,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新的理论。但本着严谨的态度,该证明的一定要给证明。<br />
在头脑中整理了思路,徐凌开始敲敲打打起来:<br />
“当光通过圆形孔径发生夫琅禾费衍射时,艾里斑的光强分布函数为i(θ)=l(0)(2j(x)/x),其中i(0)是中心强度,j(x)是一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,x =πdsinθ/λ,d是孔径直径,θ是相对于中心轴的角度,λ是光的波长。<br />
根据贝塞尔函数的性质,j(x)的第一个零点出现在x = 3.832左右,即当πdsinθ/λ=3.832时,艾里斑出现第一级暗环。此时对应的角度θ满足sinθ=1.22λ/d,在小角度近似下,θ≈1.22λ/d。这个θ就是瑞利判据下光学系统的角分辨率。<br />
……”<br />
了一个多小时,徐凌终于完成了证明。<br />
几次检查无误后,徐凌把文件丢在了小组群里,顺手@了全体成员。<br />
然而,完成了实验报告,徐凌并没有因此而放松。<br />
因为实验报告只是第一步,团队赛不只是递交一个实验报告就能解决的,是要针对实验进行辩论的。<br />
对手方会费尽心力地寻找实验和报告的漏洞进行批驳。评论方会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评判,还会想方设法找一些跟实验相关的问题。<br />
更不用说,这才是第一个实验。还有四个备选题目,十来个次选题目等在后面呢。<br />
而且,时间真的有些太紧了啊!<br />
现在眼看就要进入五月了,而且每次做实验哪次不是从海绵里挤水找时间。<br />
越进行思考,徐凌越觉得紧张,压力山大。完成实验报告的一丁点儿成就感瞬间荡然无存。<br />
就在徐凌眉头紧锁的时候,实验报告在群里溅起了浪。<br />
【刚刚看了我们组的实验报告,非常完美,不管是实验操作还是理论证明。】<br />
秦芹大夸特夸。<br />
梁修远和黄云峰也冒泡附和,一时间马屁连连。<br />
【不愧是组长,这理论证明真漂亮啊!】<br />
要说为什么人喜欢听马屁呢?就连徐凌这种社交木疙瘩听完也是舒心了不少。<br />
这时,一直潜水的季芸冒泡了。<br />
【感谢大家的认可和支持,但实验报告只是第一步。我们接下来需要对这个实验一些相关的问题做一些准备。同时对后面的实验做好规划!】<br />
这就是专业!这就是靠谱!<br />
徐凌很满意,没有在意季芸的操作实际上有些越俎代庖。【季芸同学说得很对,请大家不要放松,继续加油!】<br />
徐凌附和道。<br />
随后,小组几人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后,小组群又陷入了沉静。<br />
……<br />
“徐凌!快,陪我们打两把游戏!”<br />
就在徐凌还在思考实验的问题时,耳边传来了杨超杰的呼唤。<br />
嗯?我吗?<br />
徐凌有些错愕:“叫我干嘛?你们不是有三个人吗?怎么会差人?”<br />
“今天打五排,已经有四个人了,就差你一个了啊!”<br />
杨超杰语气有些着急。<br />
覃凯和王瑞也在一旁“是啊是啊”地帮着腔。<br />
那?玩两把?<br />
正好刚刚写了那么久的证明,休息一下也好。<br />
而且,今日不同往日,徐凌相信自己不会再沉迷。<br />
“那来吧,就玩两把,打完我还要刷题的。”<br />
徐凌答应了下来。<br />
“那快上号!艾欧尼亚!杀他个片甲不留!”<br />
杨超杰很是兴奋,语气颇有分昂扬不灭的味道。<br />
……<br />
那个徐凌不认识的人叫白靖峰,是杨超杰的表哥,据说是一名电竞高手。<br />
一进入选人界面,他就锁定了打野位,并扬言带飞。<br />
徐凌琢磨了一阵,拿出自己拿手的拉克丝来打辅助。<br />
然而,游戏一开始,就与杨超杰的预想相去甚远,局势越打越逆风。<br />
“辅助!辅助!你的眼呢?地图全是黑的,怎么打。”<br />
白靖峰率先开喷。<br />
“中单怎么不给信号!覃凯,你怎么还这么菜!”<br />
杨超杰紧随其后。<br />
不一会儿,组队房间里已经全是骂骂咧咧的语音,只有徐凌一直沉默不语。<br />
不出意外,游戏输了,还是连输两把。<br />
“嗯……不玩儿了,不玩儿了。”杨超杰一脸挫败,声音都低沉了许多,看着徐凌欲言又止。<br />
还是覃凯说出了杨超杰的心里话:<br />
“徐凌,你怎么这么菜?以前不是看你经常打吗?”<br />
什么话!什么话这是!<br />
徐凌嘴角一抽,勉强找了个借口:“有点手生。下次别喊我了。”<br />
不料,室友三人没有遗憾,反而眼前一亮。<br />
我不玩你们就能赢吗?<br />
徐凌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。<br />
一个电竞圈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此陨灭。<br />
还是学习适合我!<br />
徐凌无奈地想到。<br />
(本章完)</p>
刚回到寝室,徐凌的手机又传来“嗡嗡”的短信提示音。<br />
是季芸的私信。<br />
实验报告竟然已经写得差不多了,只差一些实验原理方面的理论推导。<br />
季芸表示希望徐凌能够完成。<br />
徐凌欣然同意,心中还忍不住赞叹:这就是效率啊!<br />
紧接着,徐凌点开了附带的文件。<br />
【水滴透镜的放大倍率和分辨率的测量实验报告<br />
实验原理:水滴在空气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呈椭圆体或接近球形,类似凸透镜……<br />
实验器材:数码显微镜,小型真空玻璃罩……<br />
实验步骤:放大倍率测量……分辨率测量……<br />
数据分析……<br />
不确定度说明:……】<br />
整个报告季芸的完成度很高,每个板块都写得很细致的同时逻辑也非常清晰。<br />
留给徐凌需要填补的地方其实并不多。<br />
稍微翻看了一下资料,徐凌立马着手补充起来。<br />
水滴透镜的放大原理和放大倍率测量的原理都很简单。比较复杂的是分辨率测量的理论依据。<br />
季芸在报告里指出:实验中对分辨率的测量依据的是瑞利判据。<br />
即:通过同一个光学系统成像时,当一个点光源所成的像(艾里斑)的中心刚好落在另一个点光源所成的像(艾里斑)的第一级暗环上时,此时光学系统刚好能够分辨出这两个点光源。<br />
艾里斑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而产生的物理现象。<br />
然而,道理摆在这里了,但季芸没有对它进行证明。<br />
徐凌认为有些不妥,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新的理论。但本着严谨的态度,该证明的一定要给证明。<br />
在头脑中整理了思路,徐凌开始敲敲打打起来:<br />
“当光通过圆形孔径发生夫琅禾费衍射时,艾里斑的光强分布函数为i(θ)=l(0)(2j(x)/x),其中i(0)是中心强度,j(x)是一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,x =πdsinθ/λ,d是孔径直径,θ是相对于中心轴的角度,λ是光的波长。<br />
根据贝塞尔函数的性质,j(x)的第一个零点出现在x = 3.832左右,即当πdsinθ/λ=3.832时,艾里斑出现第一级暗环。此时对应的角度θ满足sinθ=1.22λ/d,在小角度近似下,θ≈1.22λ/d。这个θ就是瑞利判据下光学系统的角分辨率。<br />
……”<br />
了一个多小时,徐凌终于完成了证明。<br />
几次检查无误后,徐凌把文件丢在了小组群里,顺手@了全体成员。<br />
然而,完成了实验报告,徐凌并没有因此而放松。<br />
因为实验报告只是第一步,团队赛不只是递交一个实验报告就能解决的,是要针对实验进行辩论的。<br />
对手方会费尽心力地寻找实验和报告的漏洞进行批驳。评论方会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评判,还会想方设法找一些跟实验相关的问题。<br />
更不用说,这才是第一个实验。还有四个备选题目,十来个次选题目等在后面呢。<br />
而且,时间真的有些太紧了啊!<br />
现在眼看就要进入五月了,而且每次做实验哪次不是从海绵里挤水找时间。<br />
越进行思考,徐凌越觉得紧张,压力山大。完成实验报告的一丁点儿成就感瞬间荡然无存。<br />
就在徐凌眉头紧锁的时候,实验报告在群里溅起了浪。<br />
【刚刚看了我们组的实验报告,非常完美,不管是实验操作还是理论证明。】<br />
秦芹大夸特夸。<br />
梁修远和黄云峰也冒泡附和,一时间马屁连连。<br />
【不愧是组长,这理论证明真漂亮啊!】<br />
要说为什么人喜欢听马屁呢?就连徐凌这种社交木疙瘩听完也是舒心了不少。<br />
这时,一直潜水的季芸冒泡了。<br />
【感谢大家的认可和支持,但实验报告只是第一步。我们接下来需要对这个实验一些相关的问题做一些准备。同时对后面的实验做好规划!】<br />
这就是专业!这就是靠谱!<br />
徐凌很满意,没有在意季芸的操作实际上有些越俎代庖。【季芸同学说得很对,请大家不要放松,继续加油!】<br />
徐凌附和道。<br />
随后,小组几人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后,小组群又陷入了沉静。<br />
……<br />
“徐凌!快,陪我们打两把游戏!”<br />
就在徐凌还在思考实验的问题时,耳边传来了杨超杰的呼唤。<br />
嗯?我吗?<br />
徐凌有些错愕:“叫我干嘛?你们不是有三个人吗?怎么会差人?”<br />
“今天打五排,已经有四个人了,就差你一个了啊!”<br />
杨超杰语气有些着急。<br />
覃凯和王瑞也在一旁“是啊是啊”地帮着腔。<br />
那?玩两把?<br />
正好刚刚写了那么久的证明,休息一下也好。<br />
而且,今日不同往日,徐凌相信自己不会再沉迷。<br />
“那来吧,就玩两把,打完我还要刷题的。”<br />
徐凌答应了下来。<br />
“那快上号!艾欧尼亚!杀他个片甲不留!”<br />
杨超杰很是兴奋,语气颇有分昂扬不灭的味道。<br />
……<br />
那个徐凌不认识的人叫白靖峰,是杨超杰的表哥,据说是一名电竞高手。<br />
一进入选人界面,他就锁定了打野位,并扬言带飞。<br />
徐凌琢磨了一阵,拿出自己拿手的拉克丝来打辅助。<br />
然而,游戏一开始,就与杨超杰的预想相去甚远,局势越打越逆风。<br />
“辅助!辅助!你的眼呢?地图全是黑的,怎么打。”<br />
白靖峰率先开喷。<br />
“中单怎么不给信号!覃凯,你怎么还这么菜!”<br />
杨超杰紧随其后。<br />
不一会儿,组队房间里已经全是骂骂咧咧的语音,只有徐凌一直沉默不语。<br />
不出意外,游戏输了,还是连输两把。<br />
“嗯……不玩儿了,不玩儿了。”杨超杰一脸挫败,声音都低沉了许多,看着徐凌欲言又止。<br />
还是覃凯说出了杨超杰的心里话:<br />
“徐凌,你怎么这么菜?以前不是看你经常打吗?”<br />
什么话!什么话这是!<br />
徐凌嘴角一抽,勉强找了个借口:“有点手生。下次别喊我了。”<br />
不料,室友三人没有遗憾,反而眼前一亮。<br />
我不玩你们就能赢吗?<br />
徐凌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。<br />
一个电竞圈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此陨灭。<br />
还是学习适合我!<br />
徐凌无奈地想到。<br />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