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
<p> 她想了一想,道:“杜卫,你消息灵通,去帮我打听一下这几个泼皮无赖都住哪儿。要是他们不来惹我就罢了,若是来……”<br />
柳金枝拿起菜刀,手腕利落翻了个花,然后狠狠一砍!<br />
实心木墩子做成的菜板,顿时四分五裂。<br />
“我凭这把子力气,也不会叫他们好过!”<br />
杜卫肃然:“好!我这就去!”<br />
一溜儿跑了。<br />
柳金枝收拾了下心情,把定胜糕和春饼分别装成四个食盒,叫了辆驴车往傅府去了。<br />
傅府最近很热闹,春闱考过,就是放榜。<br />
没人会觉得傅霁景考不上。<br />
因此傅家门口门庭若市,大多都是来求教傅霁景的。<br />
傅家的权势在汴京太过招摇醒目,为保全自身,一家人都以“和气待人”为第一要则,尽量做到不与人交恶。<br />
所以但凡很有诚意的,傅家管事都会留下他们的姓名、试卷和地址,由傅霁景写了批语再送还回去。<br />
因此,傅霁景在学子们中的名声也日益鼎盛。<br />
柳金枝登门拜访时,正好遇上一群书生与傅霁景一同探讨诗词。<br />
一群人在春色满园的庭院中或站或立,对诗、说笑,很是热闹。<br />
双儿把柳金枝带来的四个食盒的其中两个,送到傅霁景手边,道:<br />
“二郎君,这是柳娘子送来的,说是她阿弟已经拜得名师,特来与您道谢。”<br />
傅霁景抬眸一望。<br />
柳金枝站在廊下,规规矩矩地与傅霁景福身一礼。<br />
傅霁景不由笑起来,问双儿:“柳娘子手上还提了两个食盒,是送给谁的?”<br />
“是给大小姐和姑爷的。”<br />
傅霁景点点头,想了想,笑道:“我想起来,我今日还没拜会过姐姐,等我结束这边的事情就去,你且让姐姐等等我。”<br />
双儿:“是。”<br />
尔后转过身,与柳金枝一同往后院去了。<br />
傅霁景看着这两个食盒,正想着该如何脱身,身后有几个书生围上来笑道:<br />
“好香的味道,二郎,里头是什么?”<br />
“是啊,味道闻起来像是定胜糕。”<br />
……<br />
傅霁景便将食盒打开来,发现其中一个果然是定胜糕,另一个是春饼。<br />
香气扑鼻,诱人食指大动。<br />
傅霁景挑了下眉,似是想到了什么,问道:“你们可想试一试?”<br />
书生们笑道:“若是二郎舍得,我们自然愿意。”<br />
傅霁景便勾起唇角,一边把吃食都摆出来,一边温和道:<br />
“这些东西是方才廊下的娘子做的,她手艺很好。”<br />
“先前帮钦天监的李司正主持了四司六局,现在又在府上照顾我姐姐的胎。”<br />
“她还在太常寺附近开了一家小食摊,就叫柳氏食摊。”<br />
“你们……”傅霁景清咳两声,“可以去与她哪儿瞧瞧。”<br />
傅霁景声名显赫,说是新生一代学子的领军人物也不为过。<br />
因此他推荐的东西自然受大家响应。<br />
“行,我今晚便去哪儿瞧瞧。”<br />
“二郎对这个食摊这般推崇,想必味道一定不不错。”<br />
有个书生拈了块定胜糕咬了口,忍不住直点头:“味道清香酥软,比我以前吃的定胜糕清甜许多,还不腻口。”<br />
另外有书生吃的是春饼。<br />
“我从来没吃过这么新鲜的菜,好像刚从地里拔出来一样。”<br />
“确实很鲜脆,这饼皮也薄。”<br />
“来来来,这儿还有酱,大家都来试试。”<br />
……<br />
庭院内有数十个书生,两只食盒并不够吃,没一会儿就见了底。<br />
引得人感叹:“难怪苏东坡往日每每遇上美食,都忍不住提笔作诗。今日我们吃了这春饼和糕,也算是得观古意了。”<br />
“诶,我有一个主意,咱们刚刚一直没定下最后一场诗会的诗题,如今就以“食”为题,如何?”<br />
“好主意,民以食为天,这个题切合民生!”<br />
“来来来,拿笔给我,我已有了一句。”<br />
……<br />
文人,大概皆是如此。<br />
衣食住行、失意、发达皆可入诗。<br />
要不然,后世学子哪儿来的唐诗宋词三千篇呢?<br />
与此同时,傅钗华处。<br />
傅钗华用完了膳食,笑道:“柳娘子,当真是多谢你费心了。”<br />
柳金枝摇摇头,笑道:“奴承蒙主家关照,做这些都是应当的。”<br />
傅钗华对双儿示意了一下。<br />
双儿点点头,端来一个盘子,上面放置着一个钱袋子。<br />
“这段时间承蒙娘子照顾,这袋子里面一共有二十两银子,就算做这个月给娘子的浇手费。”<br />
双儿道。<br />
二十两?!<br />
柳金枝有些惊讶。<br />
“二十两是不是太多了?”柳金枝道。<br />
“对于别家也许算多,但对于我家却是不算。”双儿笑道,“娘子就收着吧。”<br />
傅钗华也点头。<br />
宋朝本来就对文人格外优待,不仅高官有厚禄,而且皇帝还经常公款请吃饭。<br />
特别是对傅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,太爷又是太子太师,赏赐的金银自然不会少。<br />
柳金枝起来福身道谢:“多谢主家。”<br />
她掂了掂银子,心中将高粱坛子里的钱,与手中的赏钱一合计。<br />
嘶……<br />
柳金枝缓缓睁大眼睛。<br />
她好像攒够盘下铺面、开饭馆的银子了!<br />
柳金枝脸上的表情瞒不过别人。<br />
傅钗华笑道:“柳娘子是有好事发生?”<br />
柳金枝不好意思地笑:“我一直想开间小饭馆儿,主家给我的赏钱正好够了。”<br />
“以娘子的手艺,这饭馆早该开起来了。”傅钗华很支持,“可有选好地点?”<br />
柳金枝摇摇头。<br />
她原本觉得太常寺附近不错。<br />
但被孙玉香闹了一场,哪儿反而是个是非地了。<br />
她想要换个地方,但又不能离御街太远。<br />
傅钗华想了想,道:“我倒是有一处地方闲置着,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心意,就在御街西边,此店肆占地五丈五尺见方有余,许你一个月租金一两,如何?”<br />
汴京城内租金一两,这分明就是傅钗华故意给的便宜。<br />
柳金枝很高兴,笑道:“多谢主家!”<br />
“谢什么,我还指望着你往后多照料我的胎呢。”傅钗华摆摆手,“开饭馆的事务繁琐,柳娘子,你现在就可以回去准备了。”<br />
柳金枝连连点头,笑道:“那我告退了。”<br />
就兴高采烈地离去。<br />
双儿犹豫了下,说:“小姐,二郎君不是说他一会儿要来吗?您怎么就让柳娘子去了?”<br />
傅钗华只是眯了眯眼睛,道:“但我看柳娘子走的挺高兴的。”<br />
双儿茫然。<br />
傅钗华沉思。<br />
所以看样子,不是柳金枝对她阿弟有意思,而是她阿弟对柳金枝上了心啊。<br />
*<br />
柳金枝是很高兴,所以一回到家,就把开饭馆的事情公布了。<br />
月牙、柳霄还有才回来的杜卫,都被这消息砸懵了。<br />
“这、这就可以开饭馆了吗?”杜卫不可思议。<br />
柳金枝去把高粱坛子抱出来,连带着傅钗华给自己的赏钱,一股脑倒在桌上。<br />
铜钱弹跳,散了满桌。<br />
众人凑上来一数。<br />
果真够了!<br />
柳霄简直如在梦中。<br />
月牙已经高兴傻了。<br />
杜卫勉强反应过来,却兴奋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。<br />
“东家,地址选定了吗?”杜卫问。<br />
“定了,就在御街西。”<br />
“那、那咱们就得请几个师傅帮忙做装修,饭馆一定要漂漂亮亮。”<br />
杜卫拍手。<br />
“还不止呢,咱们开了饭馆,人手就得扩大一倍。管账的,跑堂的,送菜的,还要有几个膳徒。不然生意一旦红火起来,我一个人做菜都做不过来。”<br />
柳金枝笑说。<br />
“阿姐说的有道理。”柳霄点头,“我等下就写两张大字贴,拿出去招人。”<br />
杜卫道:“饭馆比食摊更大,咱们的桌椅还不够用,咱们还得出去买一批。”<br />
月牙也想到:“还有还有!饭馆开业那天还要请舞龙舞狮,最好再放个大鞭炮!”<br />
“我觉得还有……”<br />
一家人凑在一起兴奋地说个不停。<br />
眨眼之间,提出了不少建议。<br />
柳金枝笑道:“我有个想法,说给你们听听。”<br />
几个人立即停下,认真看向柳金枝。<br />
“咱们在这里住了这么久,平常遇事,街坊们都没少帮忙。”<br />
“所以我想咱们不如请街坊们去饭馆做事,工钱就比别处给的多些,也是一种报答。”<br />
“你们说呢?”<br />
柳霄第一个点头:“我同意。隔壁的钱婶子、王婶子和黄婶子都闲在家中。偶尔出去给人帮工挣钱,我想她们应该会答应。”</p>
柳金枝拿起菜刀,手腕利落翻了个花,然后狠狠一砍!<br />
实心木墩子做成的菜板,顿时四分五裂。<br />
“我凭这把子力气,也不会叫他们好过!”<br />
杜卫肃然:“好!我这就去!”<br />
一溜儿跑了。<br />
柳金枝收拾了下心情,把定胜糕和春饼分别装成四个食盒,叫了辆驴车往傅府去了。<br />
傅府最近很热闹,春闱考过,就是放榜。<br />
没人会觉得傅霁景考不上。<br />
因此傅家门口门庭若市,大多都是来求教傅霁景的。<br />
傅家的权势在汴京太过招摇醒目,为保全自身,一家人都以“和气待人”为第一要则,尽量做到不与人交恶。<br />
所以但凡很有诚意的,傅家管事都会留下他们的姓名、试卷和地址,由傅霁景写了批语再送还回去。<br />
因此,傅霁景在学子们中的名声也日益鼎盛。<br />
柳金枝登门拜访时,正好遇上一群书生与傅霁景一同探讨诗词。<br />
一群人在春色满园的庭院中或站或立,对诗、说笑,很是热闹。<br />
双儿把柳金枝带来的四个食盒的其中两个,送到傅霁景手边,道:<br />
“二郎君,这是柳娘子送来的,说是她阿弟已经拜得名师,特来与您道谢。”<br />
傅霁景抬眸一望。<br />
柳金枝站在廊下,规规矩矩地与傅霁景福身一礼。<br />
傅霁景不由笑起来,问双儿:“柳娘子手上还提了两个食盒,是送给谁的?”<br />
“是给大小姐和姑爷的。”<br />
傅霁景点点头,想了想,笑道:“我想起来,我今日还没拜会过姐姐,等我结束这边的事情就去,你且让姐姐等等我。”<br />
双儿:“是。”<br />
尔后转过身,与柳金枝一同往后院去了。<br />
傅霁景看着这两个食盒,正想着该如何脱身,身后有几个书生围上来笑道:<br />
“好香的味道,二郎,里头是什么?”<br />
“是啊,味道闻起来像是定胜糕。”<br />
……<br />
傅霁景便将食盒打开来,发现其中一个果然是定胜糕,另一个是春饼。<br />
香气扑鼻,诱人食指大动。<br />
傅霁景挑了下眉,似是想到了什么,问道:“你们可想试一试?”<br />
书生们笑道:“若是二郎舍得,我们自然愿意。”<br />
傅霁景便勾起唇角,一边把吃食都摆出来,一边温和道:<br />
“这些东西是方才廊下的娘子做的,她手艺很好。”<br />
“先前帮钦天监的李司正主持了四司六局,现在又在府上照顾我姐姐的胎。”<br />
“她还在太常寺附近开了一家小食摊,就叫柳氏食摊。”<br />
“你们……”傅霁景清咳两声,“可以去与她哪儿瞧瞧。”<br />
傅霁景声名显赫,说是新生一代学子的领军人物也不为过。<br />
因此他推荐的东西自然受大家响应。<br />
“行,我今晚便去哪儿瞧瞧。”<br />
“二郎对这个食摊这般推崇,想必味道一定不不错。”<br />
有个书生拈了块定胜糕咬了口,忍不住直点头:“味道清香酥软,比我以前吃的定胜糕清甜许多,还不腻口。”<br />
另外有书生吃的是春饼。<br />
“我从来没吃过这么新鲜的菜,好像刚从地里拔出来一样。”<br />
“确实很鲜脆,这饼皮也薄。”<br />
“来来来,这儿还有酱,大家都来试试。”<br />
……<br />
庭院内有数十个书生,两只食盒并不够吃,没一会儿就见了底。<br />
引得人感叹:“难怪苏东坡往日每每遇上美食,都忍不住提笔作诗。今日我们吃了这春饼和糕,也算是得观古意了。”<br />
“诶,我有一个主意,咱们刚刚一直没定下最后一场诗会的诗题,如今就以“食”为题,如何?”<br />
“好主意,民以食为天,这个题切合民生!”<br />
“来来来,拿笔给我,我已有了一句。”<br />
……<br />
文人,大概皆是如此。<br />
衣食住行、失意、发达皆可入诗。<br />
要不然,后世学子哪儿来的唐诗宋词三千篇呢?<br />
与此同时,傅钗华处。<br />
傅钗华用完了膳食,笑道:“柳娘子,当真是多谢你费心了。”<br />
柳金枝摇摇头,笑道:“奴承蒙主家关照,做这些都是应当的。”<br />
傅钗华对双儿示意了一下。<br />
双儿点点头,端来一个盘子,上面放置着一个钱袋子。<br />
“这段时间承蒙娘子照顾,这袋子里面一共有二十两银子,就算做这个月给娘子的浇手费。”<br />
双儿道。<br />
二十两?!<br />
柳金枝有些惊讶。<br />
“二十两是不是太多了?”柳金枝道。<br />
“对于别家也许算多,但对于我家却是不算。”双儿笑道,“娘子就收着吧。”<br />
傅钗华也点头。<br />
宋朝本来就对文人格外优待,不仅高官有厚禄,而且皇帝还经常公款请吃饭。<br />
特别是对傅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,太爷又是太子太师,赏赐的金银自然不会少。<br />
柳金枝起来福身道谢:“多谢主家。”<br />
她掂了掂银子,心中将高粱坛子里的钱,与手中的赏钱一合计。<br />
嘶……<br />
柳金枝缓缓睁大眼睛。<br />
她好像攒够盘下铺面、开饭馆的银子了!<br />
柳金枝脸上的表情瞒不过别人。<br />
傅钗华笑道:“柳娘子是有好事发生?”<br />
柳金枝不好意思地笑:“我一直想开间小饭馆儿,主家给我的赏钱正好够了。”<br />
“以娘子的手艺,这饭馆早该开起来了。”傅钗华很支持,“可有选好地点?”<br />
柳金枝摇摇头。<br />
她原本觉得太常寺附近不错。<br />
但被孙玉香闹了一场,哪儿反而是个是非地了。<br />
她想要换个地方,但又不能离御街太远。<br />
傅钗华想了想,道:“我倒是有一处地方闲置着,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心意,就在御街西边,此店肆占地五丈五尺见方有余,许你一个月租金一两,如何?”<br />
汴京城内租金一两,这分明就是傅钗华故意给的便宜。<br />
柳金枝很高兴,笑道:“多谢主家!”<br />
“谢什么,我还指望着你往后多照料我的胎呢。”傅钗华摆摆手,“开饭馆的事务繁琐,柳娘子,你现在就可以回去准备了。”<br />
柳金枝连连点头,笑道:“那我告退了。”<br />
就兴高采烈地离去。<br />
双儿犹豫了下,说:“小姐,二郎君不是说他一会儿要来吗?您怎么就让柳娘子去了?”<br />
傅钗华只是眯了眯眼睛,道:“但我看柳娘子走的挺高兴的。”<br />
双儿茫然。<br />
傅钗华沉思。<br />
所以看样子,不是柳金枝对她阿弟有意思,而是她阿弟对柳金枝上了心啊。<br />
*<br />
柳金枝是很高兴,所以一回到家,就把开饭馆的事情公布了。<br />
月牙、柳霄还有才回来的杜卫,都被这消息砸懵了。<br />
“这、这就可以开饭馆了吗?”杜卫不可思议。<br />
柳金枝去把高粱坛子抱出来,连带着傅钗华给自己的赏钱,一股脑倒在桌上。<br />
铜钱弹跳,散了满桌。<br />
众人凑上来一数。<br />
果真够了!<br />
柳霄简直如在梦中。<br />
月牙已经高兴傻了。<br />
杜卫勉强反应过来,却兴奋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。<br />
“东家,地址选定了吗?”杜卫问。<br />
“定了,就在御街西。”<br />
“那、那咱们就得请几个师傅帮忙做装修,饭馆一定要漂漂亮亮。”<br />
杜卫拍手。<br />
“还不止呢,咱们开了饭馆,人手就得扩大一倍。管账的,跑堂的,送菜的,还要有几个膳徒。不然生意一旦红火起来,我一个人做菜都做不过来。”<br />
柳金枝笑说。<br />
“阿姐说的有道理。”柳霄点头,“我等下就写两张大字贴,拿出去招人。”<br />
杜卫道:“饭馆比食摊更大,咱们的桌椅还不够用,咱们还得出去买一批。”<br />
月牙也想到:“还有还有!饭馆开业那天还要请舞龙舞狮,最好再放个大鞭炮!”<br />
“我觉得还有……”<br />
一家人凑在一起兴奋地说个不停。<br />
眨眼之间,提出了不少建议。<br />
柳金枝笑道:“我有个想法,说给你们听听。”<br />
几个人立即停下,认真看向柳金枝。<br />
“咱们在这里住了这么久,平常遇事,街坊们都没少帮忙。”<br />
“所以我想咱们不如请街坊们去饭馆做事,工钱就比别处给的多些,也是一种报答。”<br />
“你们说呢?”<br />
柳霄第一个点头:“我同意。隔壁的钱婶子、王婶子和黄婶子都闲在家中。偶尔出去给人帮工挣钱,我想她们应该会答应。”</p>